七月八日合作社推廣日

10 七月, 2012

根據聯合國所定,每年七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是合作社日,今年的合作社日為七月七日(六)。就到全球經濟發展,聯合國更將今年定為國際合作社年,並高度評價合作社是「在經濟困難時期為人們指出了方向」,故全球也在當天慶祝和推動合作社的發展。

香港合作社聯盟為配合合作社年和合作社日,於七月八日(日)假香港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舉行合作社推廣日,希望讓香港市民認識及參與合作社的工作。當天邀請了香港不同的職工合作社及以合作社形式營運的小團體在旺角街頭介紹他們的工作,現時香港職工合作社的工作範疇包括環保清潔、陪診工作、回收車衣、及時分券等。

四合院平台團體:綠慧公社職工有限責任合作社,群芳陪診職工有限責任合作社亦應邀出席,介紹其合作社的理念及如何改變社員生活。當中更有示範,讓途人了解他們的工作。

 

 

 

參考資料:

潘基文(2012),「國際合作社日致辭」,http://www.un.org/esa/socdev/documents/coopsday2012/coopmessageChinese.pdf


香港社會經濟聯盟–香港社會經濟政策綱領發佈會

8 七月, 2012

香港社會經濟聯盟(下稱聯盟)由不同大學學者、組織、民間團體、合作社所組成。現時香港經濟發展單一,財團壟斷、貧富懸殊等問題情況嚴重,故聯盟希望透過民間團體的經驗及理論實踐,促進以合作社、社會企業、小販、小店等社會經濟互助體系發展,創造尊嚴工作,促進社會融樂,締造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發佈會當天公佈由不同組織及團體集結而成的社會經濟政策綱領,此綱領是透過民間多年來的社會經濟經驗,向新政府提供一些新方向及政策,以改變現時單一及壟斷的經濟,令社會經濟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出路。故當日請來不同民間團體,分享他們多年來,在社會經濟上的經驗。

而四合院當日亦有職員及成員團體出席,並在發佈會當中分享綠慧公社四年來合作社的經驗及現時面對的困難。

就到聯盟的理念、內容及工作,可參與以下網站:

http://www.socialeconomy.hk/


七一遊行四合院街站

2 七月, 2012

二零一二年七月一日是香港回歸15週年,也是梁振英政府上台的日子。面對近來政府施政失誤,特首誠信問題,四合院聯同成員團體,包括綠慧公社職工有限責任合作社、婦女貧窮關注會、木棉社於灣仔街頭擺放街站,一是希望讓社會聽得到民間小團體的聲音,同時也讓社會大眾了解我們四合院的工作。

當天四合院在街站中派發單張,介紹四合院,讓參與者了解四合院的工作。

同時也將街站成為流動郵政局,義賣代表四合院的明信片,也讓參與者蓋上郵戳後投放在臨時的郵筒中,參與者可以寫上七一的感受及支持四合院的字句。

 

當天有賴平台團體成員及義工的幫忙,令更多人有機會認識及了解四合院的工作。

各位如希望了解更多四合院工作或支持四合院,歡迎致電2463-0958與職員聯絡。


國際勞動節

1 五月, 2012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

1886年5月1日,以美國芝加哥為中心,在美國舉行了約3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遊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勞動條件,發起著名的工時『三八制』。向老闆(資方)提出工作八小時、教育八小時、休息八小時的抗爭活動。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開槍打死兩人,事態擴大,5月4日罷工工人在乾草市場廣場舉行抗議,由於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擲炸彈,最終警察開槍,先後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稱「乾草市場暴亂」(Haymarket Riot)或「乾草市場屠殺」(Haymarket Massacre)。在隨後的宣判中又有4位工人被絞死。美國工人爭取工時的成功事件,振奮了週遭鄰近國家工人爭取合理工時的士氣。之後,英國、法國的工人也陸續響應。

為紀念這次事件以及抗議隨後的宣判,在世界範圍內舉行了工人的抗議活動。這些活動成為了「國際勞動節」的前身。1889年7月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決定把5月1日作為「國際示威遊行日」亦稱「國際勞動節」。在美國直到1935年羅斯福總統執政時,八小時工作制才作為一種全國立法被確定下來。


電話號碼更改通告

5 四月, 2012

電話號碼更改通告

      四合院由數個民間團體組織而成的民間力量,目的是提供一個資源共享及互惠互助的平台給民間團體,以促進公民社會發展。

為方便外間團體及組織的聯絡,四合院的電話號碼由即日起改為2463-0958和2463-0959,而傳真號碼為2463-2389,舊有的電話號碼2463-0957將會取消,歡迎大家在辦工時間與四合院職員聯絡,特此通知。

四合院  謹啟

二零一二年四月五日


屯門社區導賞遊–無障礙路線

16 三月, 2012

無障礙路線從城市無障礙的規劃看社會中無酬勞動者,由群芳陪珍的姊妹帶領參與者。現時社會,甚或是政府也不將家庭主婦或照顧者視為工作,令這班默默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士得不到肯定,但他們可能因為照顧家人而付上一生的青春,所以是次導賞希望參與者也能了解照顧者的生活。

當天讓參與者成為照顧者及被照顧者,他們輪流坐在輪椅上,出入屯門不同的地方體驗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感受。還有就是了解現時城市中無障礙設施如何不便照顧者出入,令行動不便的人只能留在家中生活。


屯門社區導賞遊 — 貧窮路線

16 三月, 2012

貧窮路線主題是「屯門基層婦女的衣食住行」,由婦女貧窮關注會(下稱關注會)的婦女帶領。關注會一直關心婦女的福利及其權益,讓婦女會在社會中得到基本的專重及保障。

當天婦女充當導賞員,向參與者介紹綜援制度,並體驗以兩人單親綜援基本金作一天的生活。

第一站到新墟街市買餸價格,嘗試以領取綜援的生活水平預備晚餐,了解領取綜援者如何在每天也不足的情況下處理食的問題。

接著到其中一位會員的劏房家訪,了解現時香港房屋問題,及綜援制度對於非公屋的領取者支援不足,增加了他們的負擔。

後再到屯門區的勞工處及社會保障辦事處了解婦女現時的就業問題及領取綜援時的待遇。


屯門社區導賞遊 — 環保路線

15 三月, 2012

環保路線主題為屯門婦女環保生活,由綠慧公社(下稱公社)所帶領,公社一直提倡環保工作,認為「一切污染由清潔開始」,故現時於屯門區內的食肆收取回收食用油,再造成為環保肥皂,一是減少食肆排出的廢油,如果沒有人處理,廢油將會流至大海,污染海洋;二是將回收食用油再造成為環保肥皂,令廢物可以循環再造。

故當天的導賞員帶領參加者走訪一個推動廚餘回收的社區農場–田藝社區通識園,了解如何在社區內收集廚餘進行堆肥,同時參觀公社在農場內的田地;

後再到屯門河了解過往城市發展如何影響附近一帶的河流,及為河流帶來不可回轉的影響,導賞當天剛巧有政府人員將河床含重金屬和帶有臭名的淤泥掘走;

接著經過一家為公社提供回收食用油的食肆,了解公社的回收油的過程;

最後一站為公社的會址,在會址上參觀公社運作及進行起泡實驗,了解為何一般家用清潔濟無法被分解流入海洋,污染大海。

透過兩小時的行程,讓參與者了解到一班無名的環保勇士,一直在屯門區努力,為環保出一份力。如希望進一步了解綠慧公社的工作,可以到她們的網站:http://www.greenwomen.net/

民間組織需要大家的支持才能繼續維持及壯大下去。


3月10日行出婦女的勞動價值–屯門社區導賞遊

14 三月, 2012

三月八日是國際婦女節,婦女節的目的是提倡婦女的平等權利,生活在2012年的香港,貧窮婦女化依然存在,木棉社聯同三個婦女團體於三月十日舉辦三八婦女節「屯門社區導賞遊」,希望讓香港社會大眾了解屯門基層婦女的生活,了解她們的勞動成果,行出來,體驗婦女的勞動價值。

當天導賞以婦女生活的社區為主軸,用她們的眼晴及生活帶領參加者穿梭於屯門的大街小巷,讓社會大眾以互動和體驗的方式也了解屯門社區問題,從而希望更多人關心婦女議題。


3月8日婦女節由來

8 三月, 2012

38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1908年,美國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等,並喊出了象徵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麵包加玫瑰」的口號。

1909年3月8日,許多婦女及社會團體,為了爭取男女待遇平等,在芝加哥舉行大罷工遊行示威,同時組織婦女運動聯合會。

為了紀念這個女性集結爭取權力的成就,到1910年,社會主義國際(The Socialist International)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國際婦女大會,各國代表便提出「男女同工同酬」與「保護女性」等要求,且明定每年三月八日為國際婦女節。

到1911年時紐約發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廠火災,火災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這場火災後來還對美國的勞工立法產生了重要影響,也是促成婦女節的重要原因之一。
到了1913年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地區婦女於3月8日走上街頭通過和平集會等反對戰爭。

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婦女眼見許多士兵無謂地犧牲,死於戰場,於是以「麵包與和平」訴求舉行罷工,並發起反對戰爭與爭取女性投票權的運動。歐洲其他地區的女性,也選於三月八號,以集會遊行的方式伸援俄羅斯婦女行動。至此,三月八日為國際婦女節正式抵定。

而直至1908年為止,今年已經是第93年的國際婦女節。

香港的民間團體每年於三八婦女節也會就到婦女議題發聲,如爭取設立全民退休保障,保障「沒有工作」的家庭主婦的生活;增加家庭照顧者津貼,肯定照顧者的角色及其工作,向他們提供津貼,為的也是希望香港能成為一個公平及有承擔的社會。

擁有三個婦女自務團體的四合院一直為到這方面努力,一方面向社會大眾教育,同時也向政府表達,提倡一個更公義的社會。